“未必。”韩蛰端然出声,朝永昌帝拱了拱手,“臣奉命南下,追查刺史暴毙一案,种种线索皆指向陆秉坤。回京途中数次遭遇暗杀,必是对方怕密谋泄露,急欲灭口。前晚将刺客捉获后连夜审讯,刺客已供认,两位刺史之死是陆秉坤指使。刺史暴毙之前,陆秉坤曾往两地巡视军防,应是刺史察觉有异,才遭灭口。”
说罢,将樊衡连夜整理的口供奉上,由刘英转呈御前。
永昌帝粗粗看罢,脸上更怒,“胆大妄为,真是胆大妄为!杀人灭口,软禁刺史,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话说罢,自觉底气不足,却也不愿放任,怒道:“调兵过去,务必将陆秉坤拿下!”
这便是拍板定论了。
韩镜与韩蛰早有预料,躬身应是,甄嗣宗到了这地步,也没法再劝阻,只能应命。
皇权式微,地方坐大,下旨容易,要调兵遣将,并非易事。
冯璋之乱令河阴、江东一带的兵力耗损过半,要对付陆秉坤,能用的也只有江阴和西川一带的人手。且陆秉坤驻守边防,军资兵器都比江阴富足,若要取胜,兵力之外,还需派出悍将速战速决,免得内乱未平,却叫外寇趁乱侵入,反招祸事。
驻守河阴、江东一带的陈陵曾被冯璋打得节节败退,江阴也未必有那等将才。
算来算去,还是将去岁力挽狂澜、平定东南半边河山的韩蛰派出去最为稳妥。
韩蛰自然应命,甄嗣宗不放心,力荐左武卫将军陈鳌同行。
陈鳌年过四十,却是当年名震北地的猛将,从末等小兵一路立功提拔,如今身兼左武卫将军和监门卫将军之职,算是永昌帝最为信重的人物。从前河阳裴烈父子图谋不轨、目无朝廷,永昌帝还曾派他与韩蛰同行,深闯虎穴。
去岁因冯璋兵临汴州,永昌帝怕危及身家性命,没敢让陈鳌离开,只让韩蛰领兵。
如今别处暂且安定,京城无虞,让陈鳌与韩蛰同行,自然更有胜算。
永昌帝觉得稳妥,事情就此定下,叫韩蛰火速筹备,迅速带人南下。
第132章 怄气
银光院里, 令容倒不知外头的风起云涌。
昨晚韩蛰走后,她等到夜深也没见他回来,便听着雨声赌气睡了。今晨起来, 枕边空空荡荡的,显然是韩蛰一夜没回, 别说软话,连人影都没露。心里有些生气, 梳洗罢, 也不等韩蛰, 自摆了早饭慢用,听说沈姑在外求见,忙请进来。
沈姑是杨氏身边的人, 行事端方持重,令容存着几分敬意。
入屋后赐座, 沈姑也没敢坐下, 只行礼道:“奴婢过来, 是特地跟少夫人说一声, 大人昨晚有事去了锦衣司, 回来时已快四更天了, 怕搅扰少夫人歇息, 便在书房歇下。今日一早又往锦衣司去了,临走前叫奴婢待少夫人起身后禀明, 请少夫人别担心。”
说罢, 端端正正地行个礼, 仍回书房去了。
令容拿着瓷勺戳了戳碗里的粥,轻哼了声。
韩蛰上朝会、去锦衣司都是惯常的事,京城里不像在外头凶险,她担心什么。
这话传得,跟去年那封“万事安好,勿念”的信一样,自作多情,欲盖弥彰。
不过韩蛰昨晚虽没来道歉,今晨能记着让沈姑来跟她说一声,婉转解释缘由,还算有点良心。
国事朝局跟前,私底下的小账是能留着慢慢清算的,令容倒不至于为这点事拈酸吃醋使性子,用过早饭,仍旧往丰和堂去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