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大顺民报》刊登了一条令京兆府彩民都异常兴奋的消息。自打春耕以来,便偃旗息鼓的蹴鞠联赛,又再一次开启了!
这可是多少人的发财梦啊!运气好的话,中个几十贯,一年的收入就进荷包了。而且当面兑换,不记名,童叟无欺,在这个舆论不发达的年代,靠着口口相传,竟然也创下了蹴鞠联赛开赛半年,就创收过千万贯的记录。
现如今,蹴鞠联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顺民报》上刊登了,由于联赛开早了两个月,所以采取升降级赛制。也就是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来保证竞争的顶级性和公平性。
《大顺民报》上指出,上一个赛季,处在甲级联赛的最后两名,掉级到乙级联赛去。而提早两个月开赛,就是要在乙级联赛中,经过每每两场的角逐,积分最高的两支队伍,则进入甲级联赛。
分级比赛的待遇区别,在于夺冠的待遇不同。乙级联赛夺冠,只有区区一千贯奖金,这不能算多,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可甲级联赛的冠军,却有一万贯的奖金,而且是每个人一万贯!
这丰厚的奖励,让许多人都心动了。但《大顺民报》刊登了,参赛队伍,需要经过太医院的身体检查,确保健康之后才能报名。且报名要以俱乐部的名义报名,私人的名义是不行的。报名的时候,要填写一份合同,确保遵守蹴鞠规则,尊重裁判判罚,不做有违蹴鞠道德精神的事,服从管理等等。官府有感上一个赛季蹴鞠联赛的混乱,所以专门成立了一个蹴鞠部,隶属刑部,进行管理。为何是隶属刑部?报纸上解释说了,蹴鞠福彩的管理,还是在户部,但是对蹴鞠联赛的管理,却要落在刑部身上了。术业有专攻,对于维持秩序,还是刑部来得专业一些。刑部也会培养专业的裁判,以及维持秩序的人员。这都出于陆承启的考虑,户部和刑部相互掣肘,免得蹴鞠联赛弄得像后世的某协一样,堂堂十几亿人的大国,就找不出十一个能踢球的。
银河蹴鞠场外,很多人听着识字秀才念《大顺民报》的内容,不解之下,立时问道:“什么叫俱乐部,合同又是什么东西?”
那秀才不悦地说道:“能让我读完吗?”
这个年头,读书人是很受人尊敬的,那人谄笑道:“秀才,你先读,我听着。”
秀才又读到:“……现规定,甲级蹴鞠联赛俱乐部有三十支,乙级蹴鞠联赛俱乐部有二十支。每个俱乐部,需要提交两套比赛服饰以上。报名规则,先报先得,报完即止。如果审核,蹴鞠队人数不够,则会被撤销名额,由后面补上。每支蹴鞠队,需要有正式蹴鞠队员十一名,预备队员九名,最多也只能有十名。教练一人,教练组若干人。俱乐部要组成蹴鞠队,则必须要和每一个蹴鞠队员签约,工钱不能少于每年二十贯,也可以随着市场价而浮动。教练组也要给工钱,实行雇佣制。球员受伤,由俱乐部出钱医治。若残废,俱乐部负责此球员以后一生的生活……”
上一赛季还没有过去很久,许多人都记忆犹新。这些专业名词,只要喜爱蹴鞠的人,都明白。可新的名词,如俱乐部,蹴鞠道德精神什么的,就不明白了。还好在正文后面,附带了解释。所谓俱乐部,其实也就是担保人,或者叫掌柜的。这个时代,人们信奉的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所以设立俱乐部的目的,一个是确认你们不是为了踢球而放弃了原先的产业,换而言之,就是俱乐部掌柜的必须有产业,才能承认你俱乐部的合法地位,需要向商业部申报。第二个呢,就是避免了不是大老板,而撑起一支蹴鞠队,到最后弄成破产。第三呢,自然是提高了门槛,避免阿猫阿狗什么的,都来组个俱乐部玩玩。长安城别的不多,富二代官二代等纨绔子弟还是多如牛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