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1 / 2)

混世小农民 小农民 3172 字 25天前

“这玩意哪弄来的?”马小乐低头闻了闻,还有股淡淡的腥臊气。

“东北的亲戚给的,市场上买不到。”徐红旗道,“我没舍得都给你,还留着两片呢。”

看到熊鞭,马小乐想起了阿黄,不免一阵神伤。徐红旗不明白,还以为犯了啥大忌,“马局,咋了,如果你适应我就收起来。”

马小乐当然不会让徐红旗收了,好东西!自己虽然用不着,别人可能用得上,尤其是想到庄重信,他用一小杯子狗鞭酒就彻底拿住了他,没准现在这熊鞭以后也还能派上用场。

“红旗,不管怎么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东西也收了。”马小乐包起两片熊鞭,放进抽屉。

“嘿嘿。”徐红旗眯着眼笑道,“泡酒的时候,少放一点就行,要不会阳亢的

“知道。”马小乐道,“红旗,咱家那阿黄还记得么?”

“记得啊。”徐红旗道,“咱村里没有那条狗比它厉害了。”

“咱村?”马小乐眉头一皱,“你没见过世面吧,别说咱村了,就是咱乡里头,甚至是县里头,能找出比它猛的不是易事,还有……”

“啥?”徐红旗眼巴巴地望着。

马小乐想把阿黄的鞭事说出来,可想想又收了回去,他觉得那是对阿黄的不敬。“没了,反正阿黄就是厉害!”马小乐嘿嘿一笑,拿出包中华烟扔给徐红旗,“红旗,我正有事要找你老表呢。”

“没问题啊!”徐红旗一听来了精神,这个时候该表现,在他看来,现在好像只要马小乐高兴,他马上就能是副乡长了。

“是没问题,但我想让事情快一些。”马小乐道,“本来也打算找你的,因为有些催促的话我不便说,你和匡世彦是老表,好说话。

“那看来我是来对了。”徐红旗笑道,“又要采访啥了?”

“咱市里头有两个地方,受省里保护的,现在有条路要修,一修就都完蛋,我想找匡世彦给报道报道,看看能不能阻止下来。”

“那好办!”徐红旗掏出手机,被马小乐制止了,指指办公桌上的电话,“用座机打,还不要自己花钱。”

“嘿嘿。”徐红旗龇牙笑了,“我只是看看电话本,他的号码我还记不住呢。”

“搞不死的!”马小乐也笑了,他不是笑徐红旗,而是看到了事情马上就要有眉目了。

电话打通,徐红旗说正在马小乐办公室,有事情需要来采访下。说了刚几句,马小乐就发现徐红旗的脸色变了。

“咋了?”马小乐在徐红旗放下电话后问。

“娘的。”徐红旗挠了挠头,“老表说这事他再帮联系,找别的报纸的记者来。”

小乐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这时,手机响了,是匡世彦打过来的。他的意思是,他们的报纸不易连续批评、曝光一个小地方,别的不说,领导、同事也有话,都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里面的猫腻。

“理解!”马小乐呵呵一笑,原本他还以为匡世彦不想帮忙,原来是有苦衷,这样的话如果再不理解,那还有啥胸襟来混下去。

“文物报。”匡世彦给出这样的回答,“我有朋友在文物报当记者,让他来采访或许会更好。”

“行!”马小乐也很干脆,“匡大记者,你放心,不管你介绍谁来,不会给你丢脸,保证会让人家满意,而且,保证不会给人家添麻烦。”

匡世彦笑了笑,“马局长,你办事我放心。”

一切都心照不宣。

【635】 编委会

文物报先见报,对华泰路牌楼和游园碑刻作了详细介绍。当然,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对华泰路周遭的进行了分析,从居民数量到商业积聚程度,推出一个结论:道路拓宽,实用性不大。

更何况,还有两件省级保护文物。

省文物局对此也相当重视,很快就下了文件。

这一切,让梁本国大感意外,早知道这样,省文物局也还是可以做做工作的。

“又是马小乐!”梁本国在办公室摔了桌子,他越来越感到这个叫马小乐的家伙实在是个令人讨厌又没法的刺头,“小吉,你说你要从马小乐男女关系的事下手整他,有眉目了没有?”

面对梁本国有些气急败坏的责问,吉远华低下了头。不怪梁本国生气,本来他已经告诉了汤静虹,都全面准备好了讲华泰路拓宽一下,现在算是完了,文物报说事了,省文物局又发文了,所以建设局那儿就卡住了。对此,市里还没有明确表态要停,不过也没说不停,事态逼着梁本国不得不观望,他还不能盲目地给建设局下什么指令。

“目前还没眉目。”吉远华不能撒谎,那会让梁本国更生气,“梁书记,近期我召开了几次编委会,传达了老城区改造旧貌换新颜的一些个精神,各部门组织了些系列报道,打算近期退出,为老城区改造制造氛围,不知道何时刊出比较合适。”

吉远华的这个及时汇报,让梁本国好受了些,毕竟对于他开发老城区的“宏大”计划,华泰路的拓宽改造只相当于是一个小步骤,乱一下没挂系。

“先从已经开发、老路拓宽,而且附近的商业气息还比较浓的地方着手,把宣传造势的本事都始出来。”梁本国道,“这方面的报道一定要注重事实,不能像搞政治教育一样,满口大话,老区改造好不好、有没有形成新一轮的人气积聚,那都是摆在老百姓眼皮子底下的,不能夸大。”

“梁书记,你放心,保证做得到位。”吉远华抓住这一转折机会,用力表态。

“哦,当然了,不夸大的同时,也要注意你刚才说的制造氛围问题。”梁本国道,“老百姓的意识,有时是需要引导的,至于要把握好一个什么样的度,你具体把握。”

吉远华领命而去,这对于被梁本国叫到面前挨批的事来说,算是个胜利的局面。

看着吉远华离去,梁本国叹了口气,“就这样吧。”

这句不咸不淡的感叹,可以说给吉远华的仕途划上了句号,他不会再给吉远华抬升的气力。女儿梁靓的工作已经解决,工作这事,其实就是跨个门槛,进不去,千难万难,随便一根系子就是救命稻草般紧要,可一旦进去了,所谓的系子就成烂稻草了,可有可无。再说,一事对一事,梁本国就这么认为,吉远华的表叔窦成功把梁靓弄进审计厅,他把吉远华提到了正处,算是两清了。本来梁本国不是这么想的,顺手人情,不做白不做,也想把吉远华继续上挑,弄个副厅级也可以,就算是给自己培植个心腹。但几件事下来,梁本国觉得吉远华实力不济,扶不起来,把他弄到正处的线上就够了。

不过吉远华不知道,他哪里知道这些,还憧憬着不久的将来更上一层楼。这就是小人物缺少自知之明的悲哀。

好在吉远华不是一无用处,起码在为梁本国卖力的态度上是值得肯定的。

回到报社,吉远华再次召开编委会,现在,他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一肩挑”式领导了,党务、编务两手抓。

“老城区改造升级提升档次,这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宣传重点!”在梁本国面前唯唯诺诺的吉远华,在单位总是趾高气昂不容侵犯,“这是我市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通港市要在老城区旧貌换新颜的基础上崛起!”

“似乎这还不是定论吧。”一个声音扬起,是王四化,这个已经被架空了的总编辑苦闷到了极点,大有放手图轻闲的气度。不过听了吉远华这种缺少定夺的话,还是忍不住要撂几句,“发展规划里对通港市的前进方向,还没有定格在改造老城区上,拓展新区的呼声也很高,作为主流媒体,还不能随便造势。”

王四化的发言并不具气势,但言之凿凿,让吉远华一时语塞,他想不出更好的理由来回击,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这个能耐来回击。

尴尬的气氛令人窒息,但除了忍耐别无他法,在座的没有人愿意为吉远华打这个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