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2 / 2)

盛唐风流 凤鸣岐山 3124 字 18天前

十数名暗藏着的“老鼠屎”们一见出头的自家兄弟被拿下,自是全都慌了神,唯恐自身也落得个同样的下场,自不敢等着“鸣镝”的人找上门来,全都怪叫着呼喝了起来,试图搅乱灾民,以谋求逃生的机会,主意打得不可谓不好,可惜却不过是在做无用功而已。

“打死他们,敢污蔑邓菩萨!”

“杀了这混帐,竟敢血口喷人。”

“好狗贼,安敢惑乱人心,太子殿下岂是尔等可以随意污蔑的,打,打死算逑!”

……

“老鼠屎”们早前表现得太过活跃,早就已被“鸣镝”高手们盯上了,这方才一冒头呢,立马便引来了三数名“鸣镝”高手的合力招呼,三下五除二便将所有鼓噪之辈尽皆活捉了起来,而不少反应过来的灾民也义愤填膺地冲上前去,一边破口大骂着,一边七手八脚地狠命招呼着那帮子倒霉蛋们。

“各位父老乡亲,粥是管够的,可凉了却是不好用了,都别闹了,还是赶紧去罢,迟了可就只能当凉食吃喽。”

痛打落水狗固然是件爽利无比的事儿,可若是因此而造成大混乱的话,那可就是不折不扣的闹心事了的,眼瞅着灾民们群情激愤之下,场面竟有了失控的苗头,邓诚可就不敢坐视下去了,这便提高声调,以开玩笑的口吻呼喝了一嗓子。

“哈哈哈……,对啊,领粥去,走喽!”

“赶紧啊,迟了可就凉喽!”

“领粥要紧,走,赶紧去!”

……

邓诚如今就是灾民们唯一的救星,他的话一众灾民们自是不敢不从,更别说其之所言还颇有些逗人,靠得近的灾民们自是全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了起来,各自千恩万谢地拜了拜之后,全都乱纷纷地向自认最近的施粥点冲了去,隔得远的灾民们虽听不到邓诚的言语,可一见前头的人都往横巷里散了去,自是也不愿在原地多耽搁,打听清了施粥点的所在之后,也全都拔脚便走,前后连两刻钟都不到的时间,二十余万灾民已是散得寥寥无几了的,一场看似浩大的民乱尚未开始便已是就此烟消云散了去,这等平乱的速度与手法之神奇,只看得一众羽林军官兵们全都傻愣在了当场……

第六百一十八章再下一城(中)

“殿下,属下幸不辱使命!”

能如此麻利地平定乱局,邓诚自不免有些子自得的兴奋,但却绝不敢在李显面前表露出来,而是恭敬万分地行了个大礼,甚是沉稳地禀报了一句道。

“嗯,有劳邓掌柜了,且准备一下,一会随本宫面圣去。”

李显同样为能如此顺利地渡过灾民潮一事而心情大好,可也同样不曾有甚激动的表示,只因他很清楚这不过只是第一道难关罢了,接下来的道路一样不好走,若不能做到让灾民满意,后头的乐子依旧小不到哪去。

“诺,属下谨遵殿下令谕。”

皇帝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见的,别说普通老百姓了,便是朝廷官员要面圣一次也极难,五品以下就不消说了,那是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可就算是四、五品的大员,除了早朝之外,一年下来,也未必能面圣上一次,毫无疑问,面圣乃是天大的荣耀,饶是邓诚再沉稳,到了此时,也已是激动得简直难以自持了,好在早前便已预先知晓或将有此可能,这才没被这震撼的消息震倒当场,可回答的声音里却也已满带着颤音,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嗯。”

李显没再多废话,只是点头轻吭了一声,转身便向宫门方向行了去,背影巍峨如山一般,让人一见便有种顶礼膜拜之冲动。

高宗当皇帝如此多年,还真从未遇到似今日这般被灾民逼宫的事儿,心中自不免又气又急,脸色分外地难看,铁青着脸端坐在亭子中,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却一言不发,那等怒火中烧状一出,满园子的朝臣们自是全都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此时惊扰了圣驾,偌大的后园子里安静得有若鬼蜮一般。

“报,天皇陛下,天后娘娘,灾民退了,全都退去了!”

一派难耐的死寂中,却见一名小宦官如飞一般地窜进了后园子,拔脚狂奔到了亭子前,连大气都顾不得喘上一口,便已是狂喜万分地嚷嚷了起来。

“当真?”

高宗其实并不担心无法击退灾民潮,毕竟手无寸铁的灾民再多,遇到了全副武装的军队,那也不过是些待宰的羔羊罢了,真正令其担心的是他自个儿在青史上的名声,不为别的,屠杀灾民换来的只能是一昏君之评价,高宗可不想自己的一世英名就这么给毁了去,此时一听灾民已散尽,当真是又惊又喜,心情激荡之下,竟已是霍然而立,满脸惊喜之色地追问道。

“千真万确,灾民已退尽,太子殿下请出了‘邓记商号’的大掌柜,答应给灾民们放粮,并承诺直放至雨来之时,灾民们便就此散了去,如今南大街上已是再无一灾民了。”

眼瞅着高宗激动若此,那名小宦官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紧赶着将事情的前后经过简述了一番。

“好,好,好啊,这个邓大掌柜倒真是好手段,朕也曾耳闻其人仗义疏财之名,不错,不错,我大唐若是多几个邓大掌柜,朕也就能省心了许多!”

悬在头顶上的那顶“昏君”帽子总算是没落将下来,高宗的心可就安稳了许多,夸奖其邓诚来,自是不吝美誉。

“陛下圣明,此天助我大唐也!”

“是啊,是啊,陛下圣德,方使天下英雄归心,此乃我大唐兴盛之明兆也!”

“确是如此,陛下圣德广泽天下,是以方有贤德为助也,当真可喜可贺啊。”

……

听得灾民潮散了去,一众大臣们本就欣喜得很,此时见高宗心情大好,自是乐得随声附和上一番,一连串的马屁与高帽子就这么顺顺当当地全都出了笼,直听得高宗喜笑颜开不已,捋着长须的手都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了起来。

“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就在一众大臣们谀词如潮之际,汗透重衣的李显已是大步行进了后园之中,疾步走到了亭中,朝着高宗与武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

“显儿不必多礼,平身罢,此番事情做得不错,朕甚是满意。”

高宗心情大好之际,本就看啥都顺眼,更别说他原就很是欣赏李显的才干,此时见李显热出了一身的大汗,心中爱怜之意自是大起了,这便笑呵呵地给出了甚高的评价。

“谢父皇夸奖,此番事能遂平,全赖父皇洪恩,又有着‘邓记商号’邓大掌柜这等豪杰之人帮衬,儿臣不过跑跑腿罢,实不敢自居其功。”

面对着高宗的高评价,李显表现得很谨慎,丝毫没有居功自傲的意思,恭谦地躬身行了个大礼,毫不犹豫地将功劳全都推了个干净。

“显儿过谦了,此事朕心中有数,知人善任,有功不傲,实君子之道也,朕心甚喜焉,说罢,要朕如何赏赐于尔。”

高宗对李显的谦逊态度极为的满意,笑容满面地伸手捋了捋胸前的长须,开出了个令一众臣工们都觉得有些匪夷所思的赏格。

一听高宗此言,群臣们登时便为之愕然不已,自古以来,哪有任由人挑的赏赐之说,高宗此举显然是有悖于常理武后,当然了,愕然归愕然,诸臣工们也不敢胡乱谏言,打搅了高宗的兴头倒是小事,被李显这个手段高明的太子惦记上了,那可不是啥好玩的事儿,于是乎,诸臣工们面面相觑之余,也全都装起了木头人,此等情形一出,武后可就有些子急了,只是当着众朝臣的面,她却也不愿亲自跳出来唱反调,无奈之下,只能是飞快地朝着贾朝隐使了个眼神。

“启禀陛下,灾民如今虽是暂退,可灾情却依旧存在,若无后续手段,事情怕是依旧有变,微臣以为尚不到庆功封赏之时,还望陛下明断。”

眼瞅着武后又要拿自个儿当枪使,贾朝隐心里头当真比吃了黄连还苦,可也没得奈何,只能是硬着头皮从旁闪了出来,一派忧心忡忡状地出言打岔道。

“陛下,贾爱卿所言不无道理,大灾之事终须得慎重应对才是,所谓一事不烦二注,显儿先前自言能应对得早请,那此事也就交由显儿去做好了。”

有了贾朝隐的打岔,武后自也就有了顺水推舟的机会,这一张口之下,便再次毫不客气地将重担尽皆压到了李显的肩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