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璟蹲在地上,手指抚在女子不着寸缕的身体上,脑海中不可避免地想起那夜触及杨妡颈项时的美好感觉。
那样的柔滑细腻,如同上好的细瓷。
可转瞬间,眼前又出现了杨妡愤怒的眼眸,像火箭般戳进他心底。
魏璟觉得自己要疯了,心中像是有两个小人在争斗。一个说,他实在是因喜欢杨妡不得已而为之,以后肯定会对她好,而另一个却不停地鄙视自己,说自己枉读多年圣贤书,简直就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两个小人争论不休,魏璟脸色越来越灰败,终于忍不住嘶喊一声,奋力将画册撕得粉碎,复又扔进了炭盆里,眼睁睁地看着画册完全烧成灰烬。
过了良久,魏璟才洗把脸重新换过衣裳走出了屋门。
毛氏巴不得魏珞当天就搬走,离得远远得免得惹自己心烦,可秦夫人顾及脸面,想着人既然要走,无需把事情做得太绝,所以打发小厮将秋声斋破烂的窗户修缮好,重新上过漆。又吩咐婆子事先烧了炕,将屋内的器具用品一一擦拭洗涮了一遍,被褥帐幔等等俱都换成可用的。
五天后,魏珞将自己屋里的物品整理好,尽数搬了过去。
魏家的几位姑娘少爷均遣下人送了礼物以贺乔迁之喜,有的送笔墨,有的送砚台,有的送盆花,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礼数都到了。
唯独魏珺是亲自来的,站在秋声斋仍显荒废的院子红了眼圈,“早知道仍留在宁夏不回京都了,在这里有什么好,祖母不待见,伯母婶子也当咱们是外人,平常做点什么还得小心翼翼地看别人脸色,哪儿比得上在宁夏舒心……三哥也别怪娘,娘实在是尽了心的,但是说话没有份量。”
魏珺与魏珞并非一母同胞,魏珺与魏玹乃王氏所出,魏珞则是庶生,其生母早早就过世了。
王氏待魏珞不算好,但也并没有薄待他,故而兄妹三人相处还算融洽。只因魏珺性子爽朗大方,又兼与魏珞只差一岁多,两人在一起玩得时间更久,更合得来。
魏珞微笑地看着她,“在京都有京都的好,至少出色的男子比宁夏多,过不了两年你就该出阁了,这阵子且勉强忍耐着些。”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上一世魏珺是嫁给了工部营缮司一个姓袁的郎中的儿子,那人虽然官职不显,但家风颇好,魏珺嫁过去头一年就生了个大胖小子,深得婆家器重。倒比魏琳要幸福美满得多。
听到魏珞这般说,魏珺哀伤尽散,面上却显出赧色,“三哥就知道取笑我,除了隔壁姑祖母家几位表哥,我可没见过哪个出色的。而且,表哥们都太文弱了些,我担心他们能不能张得了弓。”
魏珞想起未来的那位夫婿,只有比杨家少爷更瘦弱,长得跟竹竿似的,不禁加深了笑意,“又用不着他们上战场打仗,文弱点也没什么。”
两人说笑会儿,魏珺告辞回去,见到王氏道:“娘放心,三哥好得很,并没有颓废哀伤之意,我看着比往常还欢喜。”
王氏掏出帕子轻点一下眼窝,悲悲切切地说:“胡姨娘去得早,我只把他当成自己所出,眼看着他被撵走,自己却半点劲儿使不上,真是愧对你爹,也对不住胡姨娘所托。”
魏珺劝道:“娘别难过了,咱们在府里什么地位,三哥怎会不知道?他对你只有感激的份儿,怎可能抱怨?”
王氏长吁短叹片刻,叮嘱道:“往后你多去那边看看,顺便也瞧瞧你三哥跟什么人交往,别真的跟那些泼皮混混玩在一处,被他们带坏了。早先宁夏那边陈将军说有事会写信,也不知有没有信来,我这心里总是放不下。”边说又红了眼圈。
魏珺忙劝慰道:“我经常过去看看便是,陈叔说有事写信,如果没写定然是没事。娘不用担心,而且,就是打仗离着京都也是十万八千里,过不到这边来。”
“你这孩子,当年你爹豁出命去守住了边境,我哪里能放得下……”王氏又唉声叹气半天,才慢慢收了哀色。
***
魏家的事儿,没几天就传到了杨家人的耳朵里。
杨妡正在绣香囊,准备在里头放些冰片樟脑等香料,一来犯困时可以安神醒脑,二来可以驱散蚊蝇飞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