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户人家(1 / 2)

华年时代 衣山尽 1799 字 16天前

既然地址已经选好,接下来就开始讨论怎么施工。

宋轻云说安装机器设备和调试运行的事情咱们也不懂,也管不着,自然有厂家的人过来搞。村里主要负责基础部分施工,简单说来就是找几个劳动力挖地铺设管道。

管道还有砖头水泥什么的有市里提供,工钱也是市里出,不用村集体掏腰包,咱们只需要盯着他们干活,保证施工质量就成。另外,还得让留山从变压器那边牵一趟动力线过来。

龚珍信道:“村里有不少人在建筑工地干过,就算是永华你也不砌过两个月砖。这污水处理站的房子得修好了,别偷工减料用不了两年就塌了。”

他说到刘永华当初躲工地上旧事,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

刘永华很羞愧,脸红了。

“说到这个污水处理站支书你也不用担心,都是预制件,拉过来一拼就成,咱们只需要做好基础就成。”宋轻云又调出资料,让两人看了看其他地方所建的农村小型污水处理站的图片。

却见,照片上是一个类似活动扳房模样的建筑。

刘永化:“这样也方便,用不了多少工,而且建起来也快。”

宋轻云:“那是,如果动作快,最多十天就能建成投入使用。咱们村的气候炎热干燥,混凝土干得快。”

说好这事,三人又开始商量进水管道该怎么走。

其实这事也简单,红石村是老村落,古时候本是繁华的商路,村中地下本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这次施工,只需要将水泥管接进那个系统就成。

水泥排污管从村里到排污站有三百来米,要从三户农家的地里经过。分别是老七婆、黄明和陈新。

宋轻云道:“支书,永华,我之所以选择这掉路径,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条路最短,可以最大可能的缩短工期。咱们村各家客栈农家乐的污水现在都是排进茅坑中,几天下来都涨满了,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其次,这三户人家中,黄明和陈新没有建大棚,而老七婆家的大棚里也没有种葡萄,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如果该其他线,各家都是温室大棚,又是挖沟又是动土,真弄出问题可不好解决了。”

说到这里,他感慨道,葡萄这玩意儿很有灵信,就跟人一样。你种下地后就尽量不要去打搅,否则一但受了惊,搞不好就不结果了。

刘永华笑道:“这事梅大姐和白教授说过,我们都晓得的。”

龚珍信又接过宋轻云的手机,看了看地图,点头:“这是最佳方案,好,就这么做。我现在就打电话给这三户人家,让他们配合施工。”

刘永华却一迟疑:“珍信叔,这毕竟要动人家的地,虽然管道都埋土里,也不影响种庄稼,可仅仅打个高脚脚电话过去好象不太妥当,还是要亲自登门去跟人好好商量才对。”

龚珍信也是在农村呆了一辈子的人,自然明白刘永华话中的意思。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那是比儿子还宝贵的生产资料。

你去碰人的地,不管是做什么用,别看平时大家关系不错,可保不准人家立即跟你翻脸。

“好,宋轻云你和永华代表咱们村集体上门跟人好好说。”

宋轻云却不以为然:“黄二娃和我私交不错,陈新也不用说了,至于老七婆,上次他家葡萄得了霜霉病还是我去找的梅咏,面子还会给的。支书你说得也对,咱们礼数得走到。”

农村是人情社会,凡事都得讲个礼。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当下,宋轻云和刘永华谢绝了龚珍信女儿留他们在家里吃午饭的好意,匆忙离开。

龚珍信老糖尿病一个,不能吃油腻,不能是麻辣,菜里不能放糖放味精。他家的饭菜味道寡淡得紧,实在不吸引人。

两人在超市自掏腰包买了三份礼物,都是些零食点心什么的,开了车赶回村里,然后登门拜访三人。

果然如宋轻云所说,这事情挺简单的。黄二娃父子在问了管道要埋多深,知道不影响种地之后,就道村里的事我们自然全力配合,如果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刘永华很高兴,又有点内疚,道:“你家的谷子都开始灌浆了,现在挖沟,必然影响产量。这样好了,如果你们愿意,就去帮忙,好歹每天还有些工钱,可以弥补你家损失。”

黄二娃家的地没有种葡萄,今年还是水稻。绿油油的稻田在一大片温室大棚中显得突兀。

老黄说咳那怎么好意思,我家谷子总共也才一亩产多点,就算丰收扣除种子和农药化肥也就一千多块钱收入,在工地上干几天还赚了。这是永华和宋书记对我家的关照啊,黄明,你还不快谢谢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