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节(2 / 2)

君不羡点头,却又道,“公主对我尽管称呼名讳便可。”

朝夕唇角微动,却未说话,只笑了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二人顺着游廊往里面走,没多时便看到倚窗而靠的张太公,因今日天朗日清春光甚好,轩窗已被高高的支起,张太公手中握着一只古朴的紫砂壶,身前的案几上一只小香炉内青烟袅袅。

“外祖,公主来给您请安了……”

还未进门,君不羡便忍不住喜悦的禀报了一声,屋子里张太公失笑的摇摇头,“知道了知道了,你高兴个什么劲儿大呼小叫的,公主快进来……”

朝夕笑着进门,端端正正的给张太公见了个礼。

“来来来快坐下,羡儿,倒茶。”

一声吩咐,君不羡立马给朝夕斟茶,朝夕坐在张太公对面,君不羡便垂手侍立在一旁,虽然他和朝夕算是平辈,不过张太公没有吩咐他却是不好落座的。

“怎么样啊这两日?瞧着气色倒是不错的。”张太公打量了朝夕一瞬,忽然有了什么新发现,“瞧你气息也沉稳有力了许多,可是在修习内家功夫了?”

朝夕笑着点头,“太公好眼力,正是如此。”

张太公颔首,“修身健体总是好的,南边的军权定了,你也可安心了。”

朝夕抿了一口茶,“是,此事还要多谢太公。”

张太公摇了摇头,“本就该如此,没什么谢不谢的,此事定了,赵国求亲的事还未定,眼下的蜀国也就这么两件事,你心中记挂的事,只怕要排到这件事之后了。”

朝夕蹙眉,“这个我知道,只是赵国好端端忽然来求亲,这不像赵弋的行事风格。”

轻笑一声,张太公转眸看向外面的晴天碧空缓声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眼下的蜀国虽然还未与赵国争锋相对,可是年前蜀国断了进贡,两国又有五年前的大战,这几年说是风平浪静,可边境之上也偶有摩擦,特别是眼下燕蜀联姻,蜀国虽不敢对赵国宣战,可燕国却敢,燕国不仅敢宣战,燕国还能再一次的让赵国溃败,如此情势,赵国唯有对蜀国行拉拢之策,赵弋这是伐谋不成取了伐交的下策,可这次求亲之后赵国蜀国正能安好百年吗?”

摇了摇头,张太公轻声道,“只怕不一定。”

朝夕平心静气的听着,“太公的意思是……”

张太公轻声一笑,“这件事的重点其实不是在蜀国,也不是在赵国,而是在燕国。”说着看朝夕一眼,“赵国败于燕国,可你说眼下的燕国真的能让赵国国灭吗?只怕也是不行的,此原因有二,第一,燕国国力还未达成,第二,现在也不是燕国南下的好时机。”

见朝夕听得认真,张太公便继续闲适的道,“眼下十二诸侯虽大都自治,可还没有谁生出彻底脱离大殷自立的心思,年前帝君向各个诸侯索要美人金钱,你看哪家没有送出去?可送出去怎么送就是个问题了,有的送的人数相当金银充裕,有的送的人数折半不见金银,有的拖延时间有的以战俘充数,诸侯表面上都还尊着镐京,且彼此谁也没有强大到可吞并列国,因此,才有眼下的平衡,可一旦有哪一国国力强盛到列国畏惧,要么,列国胆寒被一一击破,要么列国合纵将那强国瓜分,这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性大于第二种。”

张太公抿了口茶,“如此这般,平衡会被打破。”

朝夕眉峰微皱,“那个时候,便是赵国和蜀国的联姻无效的时候。”

张太公点头,“不错,那个时候什么盟约什么联姻都无效了,利益,存国,才是最紧要的,十二诸侯各自为政又各有异端,那时候会如何便是我也说不清道不明,你说如今撕破脸的燕赵会不会有一天盟约了?也是有可能的!你说如今已是一家人的齐宋会不会生出战火,那也是有可能的,大争之世,列国各有志向,未来真是难料的很呐!”

朝夕面色沉沉,敛眸不知在想什么,张太公瞟了她一眼叹气,“哎说的远了,只说近前吧,近前赵国的求亲之事还要等那赵国世子和王上的论断,此事暂与你无关。”

朝夕抬眸看着张太公,“太公适才所言的大争之世还要有多久?现在蜀国又该做什么?”

一旁站着的君不羡却有些诧异,原以为朝夕沉思半晌会问求亲之事,却不想还是问的太公适才之言,君不羡看了看自己外祖,又看了看朝夕,也兀自深思起来。

张太公听着这一问眼底却一亮,而后便看着朝夕笑道,“我说的那大争之世,短则一年,多则三年,至于蜀国眼下怎么做……两件事,强国,强兵。”

朝夕眯了眯眸,本就紧皱的眉头顿时拧的更深了。

短则一年多则三年,对蜀国而言时间太紧了。

------题外话------

一更到~写到这段莫名有点激动~大争之世吼吼

第278章 伯乐之恩

送走朝夕,君不羡回屋子之后眉头微微皱着,抬眸见张太公仍然神色闲适浅啜着茶忍不住上前一步问道,“外祖,您刚才为何和公主殿下讲那些?有些话您甚至都不曾和蜀王讲过,公主殿下虽然非寻常女子,可是刚才所讲乃是天下大观,公主殿下听这些……”

张太公也不意外君不羡会这么问,放下手中的紫砂壶拍了拍身边的榻沿,君不羡走过去坐下,而后便听张太公缓声道,“你为何会觉得公主非寻常女子?”

君不羡没想到张太公不是先答他的话而是先问了话,他和朝夕认识并不长,相处更是没有几次,他也不知自己怎么就脱口而出了,略一思忖方才道,“公主幼时被贬斥而出,后来几番辗转,孙儿听闻公主此前还患了眼疾,孙儿认为能经过这么多坎坷再回来巴陵便已非常人,再看公主其人风姿卓绝气度清隽,虽然年纪不大,言谈之间却有种从容不迫的泰然之感,光是如此便能将比她大许多岁的很多人比下去,是以孙儿觉得公主非寻常女子。”

君不羡缓缓说完,张太公唇角便是一弯,“既然如此,我为何不能与她论天下?”

君不羡闻言欲言又止,“可是……可是总觉的……”

张太公笑起来,“总觉的什么?总觉的这些话我该和蜀王和几位公子说而非和摇光公主说?或者说……你觉得女子不该论天下大事吗?”

君不羡闻言慌忙摇头,“不是不是,当然不是的,孙儿怎会如此想……”

见君不羡有些急了却又表达不出来,张太公笑意更浓,摆了摆手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在我眼底,摇光公主与你是一样的,我能说给你的东西自然能说给她听。”

君不羡听着这话只觉得云里雾里,“难道外祖从前也是这样教庄姬公主的?”

张太公点头薄笑,“我身为帝师教过不少王室诸侯的子弟,公子公主皆有之,别的公主大都只教诗书,可庄姬公主却是与教导公子无异,庄姬公主悟性之高也叫我十分满意。”

君不羡好似有两分懂了,“原来如此,倒是我狭隘愚钝了。”

张太公自然不会责备君不羡,他撑着坐榻站起身来,君不羡看见连忙去扶,张太公朝临时为他准备的书房走去,又缓声道,“你这样想倒也十分正常,公主已经订下婚盟,不日就要远嫁燕国,说天下大观说蜀国如何强国的确有些不寻常。”说着话张太公已走到了书房里来,他抬手指了指这书房书架之上满满当当的书,“这些书,是摇光公主三岁之时便开始看的书,你去瞧瞧,不仅这些,庄姬公主还亲授《帝策》于她……”

君不羡看到了那书架之上熟悉的书册名字本就惊讶万分,再听到张太公说完最后一句,整个人彻底的愣了住,他看着张太公,不可置信的道,“庄姬公主这是……”

张太公捋着胡须点头,扫了一眼那书架缓缓的笑了。

朝夕从宏德殿出来还是往崇政殿去,她好歹入了一次宫,不可能不去向凤钦请安,待走到崇政殿,崇政殿里的议事却还未结束,王庆听到禀报连忙迎出来,有些苦恼的道,“公主殿下,这里面还未说完呢,您看您现下只能等等了。”

朝夕自然应下,又往半掩的殿门看了一眼,“怎么说了这样久?”

王庆闻言眼底微亮,“今日早朝,王上将从镇南军之中裁撤出来的五万左营兵马重新定了番号是为定南军,又重新定了定南军主将,说起来这位主将公主想必有印象,正是那钦州的驻军主将。”见朝夕点了点头似乎想起来了,王庆又接着道,“此前众将回来述职之时王上也没有特别注意到这位将军,可是刚才,王上召了杨将军来本是要交代南边军务的,却不想杨将军心底早就对南边军务有看法,王上让他尽管说来,这不,杨将军一说就说了这样久,说起来也是王上慧眼,这杨将军真乃胸有沟壑之人,一席话说的王上精神百倍仿佛发现了宝,奴瞧着,只怕还得说一会子才能说完呢,王上听得很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