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节(1 / 2)

解说沈文斌愣了一下,他解说了陈焕之有转播的几乎所有比赛,还是第一次看到陈焕之在赛前,像别人一样通过拍打来刺激肌肉兴奋度的。以前也有记者针对这个问题做过采访,毕竟在别的选手都拍拍打打的时候她光站着跳两下有点显眼。

当时陈焕之的回答是,“我在赛前已经做了充分的热身了。”

但这次……沈文斌了然地想,毕竟是十八岁,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又是决赛,又是百米这么受关注的项目,她一定很紧张吧,希望这紧张给她带来的是好的影响。

随着裁判示意所有选手回到自己的赛道,沈文斌开始随着镜头介绍着参赛选手,“……排在第二道的是比利时人赫尔法特,她今年26岁,是欧洲室内田径锦标赛的季军,在今年上半年她曾经三次与我国选手陈焕之在比赛中相遇,这三次陈焕之都战胜了她,但在这次世锦赛上,她的成绩有了一个极大的突破,一举将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0.2秒,同时她也是站在决赛赛道上唯一的白人,除了她和陈焕之其他都是黑人选手。”

“排在第三道的是来自美国的巴勒姆,她是一名28岁的老将,上届世锦赛的第四名,今年上半年的状态并不好,只有一次跑到了11秒1以内,但是这次世锦赛的表现也是极为突出,仿佛重新回到了职业生涯的巅峰。”

“排在第四道的,是上届世锦赛冠军、牙买加选手卡贝尔,她在半决赛中跑出了10秒99的好成绩,同时也是此次比赛唯一一个跑进了11秒的选手。根据前方记者发回的报道,大阪现在的天气极为炎热,对各位选手的发挥极为不利,这也是为什么此次世锦赛成绩与以往相比偏低。”

“第五道的是来自美国的爱德华兹,目前积分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卡贝尔,金牌的有力争夺者……第七道的是我国选手陈焕之,今年才刚满18岁,亚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同时也是我国选手第一次站在世锦赛的决赛赛场上,无论今天比赛的结果怎样,她都创造了历史。”

陈焕之对着摄像机挥挥手,随着裁判举起发令枪,选手们走上前去,蹲跪在起跑器上,看台上震耳欲聋的加油声渐渐平息了,整个体育场陷入一种近似于肃穆的气氛。

“啪”地一声枪响,陈焕之埋头冲了出去,正如她所说,不必关注任何人,她只要跑好自己的就行。身旁仿佛有个穿着白色美国队服的身影被甩在了后面,又仿佛没有,看台上重新响起的加油声再次变得巨大起来。

陈焕之一半的心思专注而空洞地判断着:身体稳定了、可以切换技能了,现在跑了多少了?35米?另一半心思漫无边际地想着:加油声好大啊,大阪的中国人真多,我喜欢这么多人来看我比赛,明年奥运会一定很热闹吧……

啊,该压线了。陈焕之低头冲过了终点线。

“11秒05!陈焕之获得了……咦?啊,美国选手巴勒姆也是11秒05,同时牙买加选手卡贝尔和美国选手爱德华兹都是11秒01,我们现在只能等待电子计时修正,比较千分位的结果了。”

世锦赛场上出现了罕见的一幕,冲过终点线的女飞人们一个都没有开始庆祝,卡贝尔皱着眉盯着大屏幕,爱德华兹漫不经心地在赛道上踱步,脸上有着显而易见的恼怒:卡贝尔全程落后,所以她大意了,最后冲线的时候没有做压线动作!

“美国选手巴勒姆正在跟裁判说什么,她的表情非常激动,还一直在指卡贝尔……让我们看一下回放。”沈文斌切了镜头后陡然激动起来,“卡贝尔起跑的时候跑歪了!她跑到了跑道的左侧打到了巴勒姆的手!巴勒姆正在向裁判申诉!”

“现在就看第一第二名的确认结果如何了,如果是卡贝尔第一,那美国队很有可能申诉卡贝尔成绩无效或者重赛。但是我们明显可以判断出,卡贝尔绝对不是有意的,这个打手同样严重干扰了她,导致她从一开始就落后于爱德华兹,直到最后才追上。”

陈焕之看了一眼大屏幕,两三分钟了,还是没比较出结果。她干脆跑向看台找徐指导,“国旗给我吧。”

徐指导紧张得心脏病都快发作了,“还没出结果呢。”

陈焕之看得挺开,“没事,第四名也值得披着国旗跑跑。”

“要是重赛呢?”

“那也不能立刻就重赛呀,先高兴会儿呗。”

那倒是。

“现在的年轻人心真大啊。”徐指导感叹着,看着陈焕之披上了国旗,高高兴兴地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听着李宗盛写的,233333,会不会节奏不太对。

大家可能觉得采访有点多,是这样,别的项目不太清楚,但是田径,每次刚跑完终点旁边那一溜就是混合采访区,一般只要有记者来肯定是会在这里采访的,然后我们就经常会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气喘吁吁接受采访的画面。当然啦,播不播看咖位看缘分,但采访是很多很多的,不过一般很短,因为除了决赛以外,百米的预赛、复赛、半决赛之类的都是六七八分钟一场,跑完了说两句话就可以撤了。

今天看了一下13年世锦赛的百米视频,镜头一开始就是不知道博尔特还是谁,裤子脱了一半卡在大腿上在贴号码牌,虽然明知道很正常,但还是好好笑……

以及明天有时间就写长章,没时间就短小章,总之先出结果,然后到周日之前就进入随缘更新状态了,今天折磨死我了,闹市码字的大大们都是神!